在我们对于央行进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央行背后有很多政策目标,它今天的货币政策操作可能出于调结构的考虑,明天的操作可能出于稳增长的考虑,是一套组合拳。如果我们离远一点距离看,可能会比较清晰,但如果单纯看一个动作,就事论事,则难免产生疑惑,误解了央行的意图。当然,央行原本目的为A的政策,也可能产生目的为B的效果,这也需要我们注意,另一方面,央行的透明度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关于PSL的真相,只有一个。
6月1日,媒体上出现了央行展开1.5万亿PSL操作的消息,由于1.5万亿规模甚巨,再加上操作的利率很低。因此,有关央行放水的评论铺天盖地的袭来。在如今资本市场对消息面非常敏感之际,这样的传闻不啻又一剂强心针,进一步推动了A股市场上涨。
央行真的是在大水漫灌吗?为正视听,6月2日晚,央行网站公开了有关PSL操作的细节:
2014年4月25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精神,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根据棚改贷款进度,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提供PSL资金3831亿元,2015年前5个月提供PSL资金2628亿元。截至2015年5月末,PSL余额为6459亿元。为适时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以及适应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2014年9月、11月,2015年3月、5月经四次将PSL利率从4.50%下调至目前的3.10%,以引导国家开发银行降低棚改贷款利率,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通过PSL为国家开发银行棚改贷款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对支持棚户区改造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则说明包含信息点较多,我们主要从三个维度分析:
央行表明,2014年提供PSL资金3831亿元,2015年前5个月提供PSL资金2628亿元。将两者相加得出,截至2015年5月末,PSL余额为6459亿元。
6459亿元的额度与1.5万亿额度的传闻相差太远,而媒体也不可能完全空穴来风,那这么大的差距是怎么产生的?这里,我只是试图提出一种可能的分析:事实上,去年媒体对于央行向国开行提供PSL操作就有详细的报道,当时就说额度是1万亿元,这种报道应该是确实的,但由于去年房地产形势不好,国开行没有放出去那么多贷款,在PSL到期后又还了央行一部分,这可能是导致央行公布出来的2014年PSL资金较少(3831亿元)的一个原因。而媒体将1万亿与今年的额度相加,得出的金额接近于1.5万亿。
PSL利率分四次从4.5%下调至3.1%,这与这段时间内央行降息行为是一致的,可以认为是对于利率下行的顺应,并不具备所谓扭曲操作引导中长期利率下行的效果。在国务院的工作指导下,央行需要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
相比于流动性的调节,央行的PSL对于结构调整的意义更为重大,首先PSL只投放给了国开行,而且央行说的很清楚,抵押补充贷款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而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期限较长的大额融资。
因此,在我们对于央行进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央行背后有很多政策目标,它今天的货币政策操作可能出于调结构的考虑,明天的操作可能出于稳增长的考虑,是一套组合拳。如果我们离远一点距离看,可能会比较清晰,但如果单纯看一个动作,就事论事,则难免发出为何忽左忽右的疑惑,也会对央行的政策意图产生误解。当然,央行原本目的为A的政策,也可能产生目的为B的效果,这也需要我们注意。另一方面,央行的透明度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