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火爆,此前不温不火的信托QDII也因此成了香饽饽。记者了解到,清明节后,信托公司QDII业务量暴增,使得其QDII额度骤然紧俏,一些信托公司不得不大幅提高投资门槛。一些尚未取得QDII资格的信托公司,亦试图通过其他途径分享这场港股盛宴。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信托公司已经开始关注到内地高净值客户全球资产配置所带来的商机,开始发力海外业务。
额度不够用
QDII则是A股资金南下的重要通道。来自国家外管局的信息显示,截至今年3月26日,目前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共有899.93亿美元的QDII投资额度,其中共有14家信托公司具有QDII资格,投资额度合计为77.5亿美元,额度最大的信托公司为华宝信托,规模为19亿美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香港市场一直是信托QDII的主要资金流向,且由于目前信托QDII多为单一资金信托形式,门槛一般为1000万元,所以实际上,信托QDII一直是“大户”炒港股的一个重要通道。
业内人士透露,与此前不同的是,港股升温后,开始有更多私募基金前来洽谈业务。他说,由于额度有限,前来洽谈的投资者太多,所以他们公司已经将该业务的门槛由此前的3000万元提升至1亿元。
发力海外业务
港股火爆使得信托QDII成为香饽饽。值得注意的是,火热的行情亦让一些尚未取得QDII资格的信托公司按捺不住。近日,某信托公司相关业务人士对记者透露,其公司目前一边在申请QDII资格,一边准备借助公募基金渠道进入港股市场。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海外业务已成为信托公司的发力业务之一,不少信托公司已经开始关注到内地高净值客户全球资产配置所带来的商机。
例如近日长安信托收到批复,获准开办受托境外理财业务(QDII)的资格。此前,继取得QDII业务资格后,中诚信托子公司深圳前海中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得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首批试点资格(QDIE)。
中信信托表示,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的不断宽松,中资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对海外市场的需求会不断扩大,信托公司必将加快“走出去”步伐,其海外业务拓展必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