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万科与宝能系的争锋,万能险火了!一方面,万能险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今年前10月,其保费收入超过6000亿元,超22家险企的万能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五成以上。另一方面,期限错配、退保门槛过低等质疑声音也蜂拥而来。为了给投资者还原一个真实的万能险,《每日经济新闻》展开了深入调研。
2015年,是保险业少有的风光之年!每当安邦、华夏人寿、富德生命、前海人寿等险企在二级市场举牌,无不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曾经被业内人士自我调侃为金融业“丐帮”的保险公司,缘何一夜间成为人们眼中的“土豪”,甚至被视为资本市场的野蛮人?对此,保险业内人士也有自己的看法。
多位保险业内人士在微信朋友圈发出感叹称,外界至今对保险业还是知之甚少。截至今年10月,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已达10.6万亿元,但外界还把保险当成金融业的“屌丝”。目前险资在股票及基金等方面权益占比仅为14.02%,提升空间巨大。可以预见,在当前低利率,“资产配置荒”的环境下,险资举牌优质上市公司将成为常态,险资的大时代正在来临!
保险业家底有多厚?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保险业总资产已达1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49%,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0.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66%。不过,超过10万亿规模的险资在股市上的投资仅占一成多,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具体来看,10万亿的险资运用余额中,目前配置银行存款的规模为24189.10亿元,占比22.81%;债券37120.67亿元,占比35.00%;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14863.68亿元,仅占14.02%。
某险企旗下资管公司李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内保险业的年保费规模已跻身全球前列,资产规模也超过10万亿元,外界还把险企当成金融业的“屌丝”,难以想象。
在李先生看来,保险公司在很多国家都是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事实上,相比在股市方面投资14%左右的占比,目前国内险资将大部分资金投向了收益稳定的债券及银行存款等方面。比如,一些大型险企与地方政府签署协议,动辄数百亿甚至近千亿元险资支持地方建设。此外,在“一带一路”,PPP项目甚至棚户区改造中,都有险资的身影。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低利率和“资产配置荒”的环境下,巨量的保险资金存在重新配置的问题,而“险资投资股市或才刚刚开始。”
“目前,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最高可达上季末总资产的40%,提升空间巨大,而未来举牌优质上市公司可能成为常态,不值得大惊小怪。”保险业内人士张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方面,随着固收类产品的收益下降,权益资产价值凸显,近两年保险公司常有通过加大配置蓝筹股来替代以往大量配置非标资产的状况;另一方面,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保险资金成本的居高不下,也导致其投向必然是高收益的权益类资产。
万能险缘何成高频词?
记者查询相关数据发现,在此波险资投向股市的浪潮中,万能险在二级市场频频曝光,多家上市公司的前10大股东中出现险资万能险账户身影。以万科为例,截至今年三季报,其前十大股东中前海人寿的海利年年及聚富产品两个万能险账户分别位列第四及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17%和1.97%。
万能险账户如此“牛气”的背后,是万能险保费规模的井喷。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寿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3820亿元,同比增长24.19%。与此同时,主要代表万能险保费收入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一项达6023.9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84%。
万能险缘何井喷?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期万科宝能争斗升级后,一则万能险涉及“洗钱”的说法被广为传播。不过,在保险业内人士看来,这一说法站不住脚。
“只能说,这种说法缺乏保险常识。”在李先生看来,万能险井喷源于两点:一是由于实施了费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允许将万能险的最低保证利率提高至3.5%,使得万能险的预定收益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投资价值凸显;二是存款利率不断下降,目前一年期存款已经降至1.5%,而万能险的保底收益在2.5%左右,实际结算利率在4%,一些公司更高达6% ~7%,投资者到底会怎么选,自有其判断。此外,从销售数据看,银保渠道为万能险的最主要渠道,银行存款分流迹象较为明显。
事实上,一些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网销渠道增速也较快,这种渠道具有量大且单笔投资额度较低的“屌丝”特点,更与“洗钱”扯不上边。
万能险到期期限很短?
保监会数据显示,近年来频频举牌上市公司的黑马险企,成功背后均离不开万能险。以华夏人寿为例,其前10月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仅43.33亿元,而同期“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一项为1273.54亿元,两者之比为1:29;还有珠江人寿,其前10月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亿元,而同期“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一项为191.96亿元,两者之比为1:192。
在四大险企中,除中国平安万能险稍多外,诸如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万能险占比均不大。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些险企大规模以万能险投资于二级市场的同时,短债长投的担心也开始显现。如此次万科停牌后,市场普遍担心万科停牌时间按现行规定最长可达半年之久,因此对前海人寿资金问题表示担忧。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前海人寿2014年年报发现,这种担心或是外界对其产品期限情况了解不够所致。
根据前海人寿2014年报中“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到期期限的表格显示,其到期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期末余额仅为266.9万元,而到期期限在5年以上的为315.69亿元。
“事实上,2014年以前,我国保险企业普遍存在长债短投的反向错配情况,导致其融资成本偏高、投资收益偏低,而短债长投业务的发展有助于改善保险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不过两种情况走向极端都不好,关键是如何找到平衡的问题。”李先生表示。
起底万能险:投资渠道无所不包
万科和宝能系的股权争斗无疑是最近财经界最热的话题之一。目前,这场战役仍在继续,而在双方的争斗中,万能险这一极具专业特性的保险品种也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
事实上,在最近保险公司频频举牌上市公司的背后,万能险可谓功不可没。比如“生命人寿—万能H”、“和谐健康—万能产品”等账户,已经成为一些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那么,万能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险种?其接连举牌上市公司的底气何在?
万能险的前世今生
简单来说,万能险(万能保险)是一种交费灵活、保额可调整、保单价值领取方便,兼具保障和投资功能的人身保险。投保人所缴的保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保险保障,另一部分用于投资账户。保障和投资额度的设置主动权在投保人,投保人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节。投资账户的资金由保险公司代为投资理财,投资利益上不封顶,下设最低保障利率。
国内的第一款万能险在2000年左右由太平洋人寿推出,在此后几年取得了快速增长,但受累于2008年的资本市场波动,万能险的热度有所下降。而在2011年以后,由于投资领域逐步放开,市场上出现了不扣除初始费用也不收取管理费、保险保障部分极低的理财产品,万能险被众多中小保险公司看重并成为其冲规模的利器。
由于远低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万能险产品规模增长非常迅猛。根据保监会数据,今年前10个月,万能险保费收入超过6000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29%,超过22家险企的万能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五成以上。此外,相比部分传统的保险产品,万能险投资渠道可谓无所不包,覆盖银行存款、债券、基金、股票、基础设施建设等。
网销万能险曾集体下架
由于灵活的设计,尤其是随着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理财的兴起,网销万能险曾风靡一时。在2012年、2013年“双十一”期间,多家保险公司的销售规模出现快速增长,其中万能险占比颇高。并且这类产品预期收益率普遍较高,多为6%~7%;投资门槛低,有的甚至低至1元;期限很短,部分产品甚至只有3个月到6个月。
2014年5月以来,监管层发出警示,认为保险负债业务呈现短期化和高收益倾向,易带来较大的资产错配和流动性风险,更直指一些寿险公司对资金聚集的冲动很强。2014年9月,淘宝上销售的万能险曾经集体“下架。今年9月,万能险又遭遇了一次下架潮,下架的主要原因则是“过分强调收益、忽视保障功能,过分重视营销”。
记者了解到,万能险投资期限普遍较长,要想长期保持高收益并不容易。因此,为提高万能险对客户的吸引力,部分公司将万能险产品的期限“锁定”在一年,即引导客户选择在投保满一年时自动退保,以保证产品年利率的高位运行。
万能险吸金术:高收益 低门槛
过去两年,万能险发展迅猛。根据保监会数据,今年前10个月,万能险保费收入超过6000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29%,约22家险企的万能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五成以上。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低门槛、高收益是万能险能为部分保险公司看重,并吸引众多投资者的重要原因。
收益普遍达5%
随着市场利率的逐步下调,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随之走低。曾经风靡一时的“宝宝类”产品的收益率已经到了“2”时代,但是相对来说,市场上万能险产品的收益率却依然普遍较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看各家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产品发现,目前在售万能险的预期收益率普遍在5%~7%之间。比如,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万科A(000002,SZ)第四大股东前海人寿-海利年年,按照前海人寿公布的数据,前海海利年年两全保险(万能型)11月的结算利率为5.05%。
此外,“前海聚富一号终身寿险(万能型)”的结算利率为4.5%;“聚富二号”的结算利率为5.3%;“聚富3号”根据保单生效期限的不同,结算利率在6.3%~7.4%之间。
其他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产品,如富德生命人寿旗下的“富德生命理财三号年金保险(万能型,升级版)”11月账户结算利率为5.30%;和谐健康保险旗下的“和谐一号护理保险(万能型)”11月结算利率为5.0%。
此前,有保险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万能险产品的收益率不错,同时相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其投资门槛又要低很多,所以比较受普通投资者的欢迎。
目前,一些万能险设计门槛比较低,尤其是一些通过网络销售的万能险,投资门槛基本在1000元左右。以前海人寿官网“前海海鑫利1号年金保险(万能型)”为例,该产品的起投金额为“100元/份”。